時間:2024-02-04 14:15作者:下載吧人氣:16
質量效應
過去十年中,世上涌現了很多有著數百萬粉絲的游戲,它們也在游戲界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這之中,沒人會質疑,《質量效應(Mass Effect)》是其中最具影響力的作品。這傳奇般的三部曲橫跨 6 年——從 2007 到 2012 年——卻都發售在同一個主機世代,運用著同一個引擎。很難說我們未來是否還會看到這么具有野心的計劃獲得如此的成功。
《質量效應》仿佛就是當初 BioWare 制作的《星球大戰:舊共和國武士(Star Wars: Knights of the Old Republic)》的最終版,無論是游戲的視角、敘事抑或是 CRPG 特色的多結局模式都如出一轍。不過《質量效應》做得更加容易上手,用手柄玩也很方便。BioWare 曾經試過像《翡翠帝國(Jade Empire)》一樣在游戲里加入實時武術戰斗,但最終他們發現《生化危機 4(Resident Evil 4,2005)》以及《戰爭機器(Gears of War,2006)》等游戲證明了第三人稱射擊游戲跟主機簡直是絕配。
同時《質量效應》也不僅僅是一款“射擊版的《星球大戰:舊共和國武士》”,它大量借鑒了《星際迷航(Star Terk)》和《巴比倫五號(Babylon 5)》[1] 的元素,同時也吸收了一些例如《星航(StarFlight)》和《行星控制(Star Control)》等經典太空類 RPG 的內容。
你不再是個年輕的農夫,莫名其妙的開始了一場冒險;也不再是一個雇傭兵,突然陷入到了一系列麻煩之中。這次你是薛帕德指揮官(Commander Shepard),一位星系聯盟(Systems Alliance)[2] 的士兵。你有各種需要完成的任務,有上報任務的長官還有一艘屬于你的船。以及你必須向神堡議會(Citadel Council)——一個由先進的外星種族組成的管理全銀河系的委員會——匯報你的工作。
《質量效應 1》的角色系統是全系列中最復雜的,玩家有很大的自主權。
《質量效應》最終成為了一個全媒體的大作,它發行了 7 部小說,10 個漫畫系列,多種桌游和手辦,一個主題公園甚至還有一部正在拍攝的電影。
游戲開始時你需要自己選擇薛帕德指揮官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是男是女,出身背景如何,以及是 6 種職業中的哪一種。6 種職業包括戰士(Soldier)——專精于槍械,工程師(Engineer)——專精于科技(包括護盾和駭入),以及異能者(Adept)——能運用強力的異能(例如隔空移物等技能),而剩下的 3 種職業則是上述職業的縫合版。
創建完角色之后,游戲就正式開始了。剛進入游戲你就會發現 BioWare 這次竭盡全力的在嘗試讓游戲變得具有電影感,包括游戲中對話時的分鏡以及游戲里的膠片質感濾鏡。游戲里另一個開創性的設計是對話輪(Dialogue Wheel)。開發者一直以來都在糾結怎么把那些在 PC 上很長的 RPG 對話放到電視屏幕上,《質量效應》最終運用的辦法是先顯示短小的句子轉述使得玩家可以快速選擇對話,之后便看到角色說出完整的句子。
《質量效應》同樣也遵循了 BioWare 一貫的公式,先來一個引入的任務,之后便要玩家探索 4 個區域,順序不限,最終邁入終章。但這次不同的是游戲一開始你便可以指揮一艘完全屬于你的太空飛船,可以自由的飛向不同的星系和星球去做支線任務,這樣的設計與游戲理念一拍即合。
當你在星系間旅行時,你會遇見并招募許多同伴。《質量效應 1》里你會遇見 6 個隊友,他們毫無疑問是生軟自《博德之門 2(Baldur's Gate II)》之后塑造的最好的角色。雖然他們的故事直到《質量效應 2(Mass Effect 2)》才會完全展開,但每個角色都已經極具有魅力,讓人印象深刻。
在游戲流程中,你會遇見不同的抉擇,這些抉擇通常都會增加你的楷模(Paragon)或是叛逆(Renegade)點數,一個繼承于《星球大戰:舊共和國武士》的簡單道德系統。很多抉擇都流于表面,僅僅是改變一下任務的獎勵或多了幾句對話而已,但多虧一些真正有意義的選擇的存在,這套系統還是帶來了不錯的體驗。
我可以說《質量效應 1》這么具有沉浸感的原因是我們有幸能先花將近一整年的時間來構思出一個完整的宇宙(星球、科技、外星種族、政治構架和歷史細節),之后我們才真正開始寫游戲的劇情。這讓我們得以真正創造出了一個頗具深度的游戲世界。
——Drew Karpyshyn
《質量效應》主文案
根據你角色的道德點數以及對話技巧,對話輪里會浮現出一些獨特的楷模或是叛逆對話選項。
所有這些系統都為《質量效應》的冒險增色。你在星圖上選擇一個目的地,開著飛船到達那里,帶著兩個隊員一起去探索星球,遇見新的種族、地點以及謎團,在這過程中一直做著屬于自己的選擇,最終塑造出屬于自己的故事,并且一步步邁向最終的目標。
就是在這個過程中《星航》和《行星控制》的精神得到了體現。你可以探索星球和小行星來獲得寶貴的礦產和遺物,還能開著灰鯖鯊號(Mako)——一輛全地形車——去做支線任務,其包括剿滅海盜、土匪以及異星生物,或是與叛軍進行談判,抑或簡單的搜尋更多的遺物和礦產。
可惜的是,你并不能完全自由的探索銀河系,你只能從一個星系躍遷到另一個星系,同時游戲里也沒有太空戰役。大部分支線任務都挺公式化的,基本都是在差不多的場景中進行一系列簡單的遭遇戰。不過這些支線也不是一無是處,在做任務的過程中你可以聽到很多對話和廣播,還能駭入終端機,有時也會接到上將的直接通信。
實際上,這就是《質量效應 1》成功在三部曲中脫穎而出的原因:真實的探索感。薛帕德指揮官還不是他/她未來會成為的“太空救世主”,而只是領導著一群離經叛道的士兵,經由體制管控,但卻在解決體制內解決不了的問題。
2021 年,BioWare 發布了《質量效應:傳奇版》。本作為完整三部曲的重制版,增強了畫面效果,添加了一系列體驗優化,發售平臺為 PC、PS4、Xbox One。
雖然《質量效應 2》和《質量效應 3(Mass Effect 3)》有著大大增強了的游戲性,體驗大幅提升的戰斗,更好的畫質以及經過充分打磨的整體體驗,但這些續作卻喪失了一些很重要的元素。兩部續作的敘事場景都有所縮小,一切都圍繞著薛帕德指揮官、收割者(Reapers)[3] 和塞伯魯斯(Cerberus)[4] 進行。這最終導致了后來的《質量效應:仙女座(Mass Effect: Andromeda)》不得不軟重啟,把故事搬到一個全新的星系去講。
《質量效應 1》同樣也有很多故意迎合玩家的內容以及劇情上的陳詞濫調。尤其是那極其戲劇化的結尾。不過大部分時候其還是很成功的描繪了一個宏大的宇宙的,這個宇宙里人類只是一個年輕的二等種族,直到最近才解鎖了太空旅行的技術。
由于其敘事的精巧,《質量效應 1》是三部曲中做的最棒的一部。它展現出了一個具有無限可能的宇宙,許多有意思的生物以及謎題,而這些東西全都等待著那些勇于踏入星辰大海的人去探索。
你擁有一艘完全屬于你的太空飛船,你可以自由的在太空中探索,做做支線任務或是尋找稀有資源。
灰鯖鯊號是一個全地形多功能車,當你登陸未知的星球以及敵對的區域時你便需要駕駛著它來進行探索。
模組:
高清材質包(MEUITM):全名為質量效應高清材質包(Mass Effect Updated/Improved Textures Mod),極大的提升了游戲的畫質,并且加入了高清貼圖和陰影。
更多材質(A Lot of Textures,ALOT):該模組為高清材質包的補充,加入了大量高清貼圖。同樣也適用于《質量效應 2》和《質量效應 3》。
網友評論